这些是主力强军。并不包括各州各府的二线三线部队。除此之外,大康还有不少藩王,手中亦有三千至五千的护卫军。这也是不可忽视的力量。“世子当知我大康乃为临海大国,若想富强,水师与造船技术当雄于列国也!”刘伯文笑眯眯的考校道:“若世子到了东州,觉得该如何发展?”叶安满脸黑线,这问题应该是我问你吧。你反过来拿来问我?叶安知道,大康是多海之国。东北方位有溟海,溟海之南为大康的营州燕州,溟海之西为北莽,溟海之东为北昆。所以溟海的海控权极为重要,只要能控制溟海,就可以切断北莽与北昆的联系。甚至通过溟海奇袭两国的大后方,深入其腹地,而不用通过内陆长途跋涉的行军。毕竟大康的马场少,骑兵比较欠缺。大康之西南有汐海,汐海东北位为西州,汐海东部为益州。汐海之北为风国,汐海之南为安国。同时通过汐海,大康可以绕到风国与安国之后,所以汐海的制海权同样重要,反之风国与安国也可以绕过陆上关防奇袭大康。大康之南为南渊,南渊之北接南岭、闽州、吴州三地。南渊之西为南离国,南渊之东为大贞王朝。最后,大康之东为沧海。大康的营州、燕州、沧州、东州、泰州、淮州、吴州皆临沧海。沧海之北为北昆,沧海之南为大贞王朝,马辰等国则置于沧海之中。所以沧海于大康最为重要。一海通四国,可以说谁得沧海,便可制其它三国。经营沧海,乃是到东州之后,最需要做的事。大海上有着数之不尽的财富,就看各自的手段了。沉吟片刻后叶安吐出八个字:“明修栈道,暗渡陈仓!”刘伯文闻言眸光陡然清亮。捋着胡须,一遍又一遍。叶安也不说话,品着茶。过了许久,刘伯文这才道:“世子,我听说三年步卒,十年骑师,百年水军。”“以东州之民力,如何能制服这沧海,独树一帜?”现在的大康朝局为何会出现九子夺嫡?根本原因是当年沈楝上位登基之时太弱。为了制衡文武百官世家大族,攫取更多权力。于是与七国联姻,试图利用七国之力来牵制限制百官与世家。以外部倒逼内部,从而壮实皇室自己。后果就是,沈楝这个皇帝不仅没能从文武百官中收回多少权力,反而培植出了七国在国中的暗势力,使得七国之势力尾大不掉。但同样的,有了这个原因,如果沈楝要限制武靖侯府在东州的发展,不光会在国内给与叶安找麻烦。还会联络北昆、马辰、大贞王朝,死防东州向沧海的发展。所以叶安所谓的明修栈道,暗渡陈仓,想真正实现会极为困难。“先生,相比三国,东州仅是一个州,威胁永远比国要弱!”叶安自信的笑道:“所以不管是北昆还是马辰或是大贞,只会重视东州,绝对不会将东州视为威胁!”“而且三国不能干的事,东州可以干。三国同时也想在我大康的沧海沿岸找到一个可以顺畅进入大康的点,我想没有比东州更合适的了。”“至于东州的民力薄弱,无妨,只要我去了,它就不会弱!”“所谓的造船技术与材料皆不会缺也,我有信心能盖过四国!”叶安的自信来源于系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