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因为,因为,”米友仁支支吾吾,不肯说下去。
“是因为黄河北流。”西门青替他答道,“黄河自己要向北而去,往辽国境内流淌。”
黄河北流?
武好古想了想,终于记起这回事儿了。
黄河好像在真宗年间就改了回道,造成了若干中小规模的水灾,不过对宋朝的救灾能力而言也不是甚大事儿。可是由于这次改道却引出了一个耸人听闻的论调:黄河有可能北流入辽,而辽兵将会顺流而下直赴开封!
这可真是太可怕了!契丹大兵沿着黄河,飞流直下,大宋可就要亡国了。
而这一论调,逐渐就成为了士大夫的公论,到了仁宗朝的时候,仁宗皇帝和在朝诸公终于忍受不了黄河继续改道向北的可能性了。于是想要人定胜天,不惜一切代价让黄河东流。
结果黄河东流工程刚刚开始就立竿见影发生水灾,到嘉祐元年终于发生了大决口,决口之后黄河在开德府境内就一分为二,一路向东,一路向北。
不过这事儿还没完!
到王安石掌权的熙宁年间,在王安石的领导下,大宋朝廷继续折腾黄河,堵塞了“两条黄河”中北流的一条。结果熙宁二年、四年两次大决口。
然后没有办法,王安石决定恢复二股河原状,好像还有人发明了一个清淤泥的东西名叫什么铁龙爪的,以防止河沙淤积,不过肯定是没有用的。没过多久,宋廷再次脑抽,又开大工堵北流黄河,想让黄河回到故道,再用铁龙爪疏浚河道。
结果熙宁七年又决口,还闹大发了,黄河夺淮入海,淹了四十五个县,冲毁田亩三十万顷!
到了元丰年间,大宋王朝仍然相信人定胜天,继续折腾大河,结果继续决口,弄得宋神宗都灰了心,放弃了治河伟业。
不过到了元祐年间,宋朝又开始折腾,继续想用水利工程迫使黄河东流。
结果不用说了,元祐八年黄河北流决堤,又是一通大水。不过宋朝君臣却因此决定堵塞北流河,迫使黄河东流。元祐九年,也就是四年之前,黄河再次决口改道,再次一路向北,流入了宋辽界河(后来的海河)。
马植瞧着眼前这一片荒芜景色,忍不住感慨道:“几十年水患,归根结底都是因为恐辽而起,可是这辽国又有甚好惧的?还当他们是百年前恁般悍勇吗?其实辽国可以沿河南下,大宋又为何不能沿着黄河北上呢?
若在丰水之际进兵,数十万大军都能乘舟北上,军粮辎重也可以水运,不知能省多少力气?而且界河之北,也多有大河可以行船。如今需要为黄河北流担心的,其实是契丹人啊!”
武好古沉默了!
其实魂穿重生以来,武好古就不止一次发觉宋人对北方辽国的恐惧已经入了骨髓。
而这种恐惧,其实也是一种仇恨,一种难以安枕的焦虑。
要彻底治愈这种恐惧和焦虑,靠一次又一次折腾黄河是不行的,只有复燕灭辽!
若是契丹强盛,宋朝也只能折腾黄河,空耗无数钱财,还淹死了不少无辜百姓。
可契丹一朝衰弱,北伐燕云,恢复汉家故土,恐怕就是大宋举国的意志了。
“是因为黄河北流。”西门青替他答道,“黄河自己要向北而去,往辽国境内流淌。”
黄河北流?
武好古想了想,终于记起这回事儿了。
黄河好像在真宗年间就改了回道,造成了若干中小规模的水灾,不过对宋朝的救灾能力而言也不是甚大事儿。可是由于这次改道却引出了一个耸人听闻的论调:黄河有可能北流入辽,而辽兵将会顺流而下直赴开封!
这可真是太可怕了!契丹大兵沿着黄河,飞流直下,大宋可就要亡国了。
而这一论调,逐渐就成为了士大夫的公论,到了仁宗朝的时候,仁宗皇帝和在朝诸公终于忍受不了黄河继续改道向北的可能性了。于是想要人定胜天,不惜一切代价让黄河东流。
结果黄河东流工程刚刚开始就立竿见影发生水灾,到嘉祐元年终于发生了大决口,决口之后黄河在开德府境内就一分为二,一路向东,一路向北。
不过这事儿还没完!
到王安石掌权的熙宁年间,在王安石的领导下,大宋朝廷继续折腾黄河,堵塞了“两条黄河”中北流的一条。结果熙宁二年、四年两次大决口。
然后没有办法,王安石决定恢复二股河原状,好像还有人发明了一个清淤泥的东西名叫什么铁龙爪的,以防止河沙淤积,不过肯定是没有用的。没过多久,宋廷再次脑抽,又开大工堵北流黄河,想让黄河回到故道,再用铁龙爪疏浚河道。
结果熙宁七年又决口,还闹大发了,黄河夺淮入海,淹了四十五个县,冲毁田亩三十万顷!
到了元丰年间,大宋王朝仍然相信人定胜天,继续折腾大河,结果继续决口,弄得宋神宗都灰了心,放弃了治河伟业。
不过到了元祐年间,宋朝又开始折腾,继续想用水利工程迫使黄河东流。
结果不用说了,元祐八年黄河北流决堤,又是一通大水。不过宋朝君臣却因此决定堵塞北流河,迫使黄河东流。元祐九年,也就是四年之前,黄河再次决口改道,再次一路向北,流入了宋辽界河(后来的海河)。
马植瞧着眼前这一片荒芜景色,忍不住感慨道:“几十年水患,归根结底都是因为恐辽而起,可是这辽国又有甚好惧的?还当他们是百年前恁般悍勇吗?其实辽国可以沿河南下,大宋又为何不能沿着黄河北上呢?
若在丰水之际进兵,数十万大军都能乘舟北上,军粮辎重也可以水运,不知能省多少力气?而且界河之北,也多有大河可以行船。如今需要为黄河北流担心的,其实是契丹人啊!”
武好古沉默了!
其实魂穿重生以来,武好古就不止一次发觉宋人对北方辽国的恐惧已经入了骨髓。
而这种恐惧,其实也是一种仇恨,一种难以安枕的焦虑。
要彻底治愈这种恐惧和焦虑,靠一次又一次折腾黄河是不行的,只有复燕灭辽!
若是契丹强盛,宋朝也只能折腾黄河,空耗无数钱财,还淹死了不少无辜百姓。
可契丹一朝衰弱,北伐燕云,恢复汉家故土,恐怕就是大宋举国的意志了。